博易网,更全更新的互联网资讯分享!

杨靖宇之孙拿出一块“传家宝” 传承红色基因

时间:2025-09-16 11:05人气:编辑:西西来源:互联网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在讲述爷爷的故事时,拿出了一块珍藏的传家宝——一块从他爷爷牺牲的地方带回来的树皮。

DM_20250916111804_001.webp

图片来源于人民网 侵删

“传家宝”背后的血色记忆:英雄胃中的树皮,化作家族的精神图腾
这块桦树皮长15厘米、宽8厘米,边缘略有残缺,表面附着着岁月留下的深褐色痕迹。马继民介绍,它来自爷爷杨靖宇牺牲的吉林濛江三道崴子,是1958年父母参加杨靖宇公祭安葬大会时,由东北抗联老战士亲手赠予的。“当年爷爷在冰天雪地中孤身周旋,弹尽粮绝时只能啃食树皮、草根充饥。日军残忍剖开他的胃,发现里面只有棉絮、稻草和树皮,没有一粒粮食。”讲述至此,马继民眼眶泛红,声音低沉,“这块树皮,就是那段悲壮历史的见证。”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河南确山人。1932年赴东北投身抗日,化名“杨靖宇”,寓意“驱逐外敌,平定天下”。他率领东北抗联在极端恶劣环境中与日军周旋,牺牲前100天内指挥战斗47次,最终孤身被围,壮烈殉国。马继民说:“爷爷用生命诠释了‘宁死不屈’的信念,这块树皮不仅是他的‘口粮’,更是抗联精神的象征。”

走出展厅,马继民将树皮重新包好,动作轻柔如呵护珍宝。他坦言:“每次触摸树皮,都仿佛与爷爷对话。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家族记忆,更是民族脊梁。只要这块树皮在,杨靖宇的精神就会永远燃烧。”

从战场上的英雄血泪,到家族中的精神图腾,再到社会上的精神火炬,一块桦树皮跨越八十余年,仍在讲述着“忠诚、坚韧、奉献”的永恒故事。它无声,却震耳欲聋。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trustany.com/post/10436.html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百家号

博易网网站简介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博易网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博易网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文章和数据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备案号:沪ICP备2022023686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