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警提示您:朋友圈不能发:出行信息、位置信息、定位信息、孩子及老人的照片。保护个人隐私,提高防范意识。
随手一拍就发朋友圈?当心隐私全曝光!近期多地网警接连发布提醒,朋友圈里看似普通的“晒图”可能正在泄露你的敏感信息。这些内容不仅会让不法分子盯上你的钱包,甚至可能让你莫名背上法律责任。
---
一、这8类内容打死也别晒
1. 证件和票证:身份证、护照、火车票、登机牌上的个人信息,条形码可能被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被盗用办卡或贷款。
2. 位置和住址:带定位的打卡照、家门钥匙或车牌特写,会暴露家庭住址,招来小偷或骚扰。
3. 老人和孩子:照片配姓名发布,可能被诈骗分子利用,伪装熟人实施诈骗。
4. 银行卡和密码:哪怕只露出卡号后四位,也可能被拼凑出完整信息盗刷。
5. 开箱视频:完整快递单上的姓名、电话,分分钟成为黑产数据。
6. 他人隐私:未经允许晒朋友照片、聊天记录,涉嫌侵犯隐私权,可能被起诉。
7. 敏感物品:工作文件、设计图纸,甚至会议桌一角,都可能泄露商业机密。
8. 未证实的消息:转发谣言或虚假广告,轻则封号,重则被追究法律责任。
---
二、三步堵住隐私漏洞
1. 关闭“附近的人”:依次点开微信设置-通用-功能,停用此功能,避免位置泄露。
2. 限制陌生人查看:在隐私设置中关闭“允许手机号搜索”和“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
3. 分组可见:涉及家庭的照片,仅对亲人分组开放,减少信息扩散风险。
---
三、后果比想象中严重
今年已有用户因帮人转发朋友圈“兼职广告”,被判定协助诈骗而封号,甚至面临刑事责任。另有人因晒出公司内部文件,导致企业机密外泄,最终赔偿高额违约金。
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随手一发的代价可能远超你的想象。下次点击“发送”前,不妨多看一眼——保护隐私,从慎发开始
本文来自于头条号作者:唠嗑ds,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trustany.com/post/1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