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易网,更全更新的互联网资讯分享!

电子消费场域的隐形监控:自动贩卖机可能成为生物信息“捕手”

时间:2025-10-24 23:01人气:编辑:思思来源:

10月2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国家安全部发布重要安全提示:当下,数字化浪潮正以磅礴之势席卷全球,电子零售这一新兴业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

如今,消费者只需轻松拿起手机,在线上精心挑选心仪的物品并完成下单,再通过便捷的人脸识别技术完成支付验证,就能坐享商品送货上门的贴心服务,真正实现即买即用,让日常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与便捷。

不过,消费者在尽情享受这份便利的同时,务必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谨防“数据刺客”在暗处施展窃密的种种手段。

当下,借助 APP、小程序等便捷渠道,通过手机下单让物品配送至指定位置的服务日益风靡。然而,部分线上商超在提供配送服务的过程中,为精准获取卖家的确切配送位置,可能会在配送地图上自动标记出一些敏感区域和关键点位。不仅如此,它们还会依据消费频次、商品偏好、社交图谱等多维度信息展开关联分析,进而勾勒出该地区或点位的用户画像。

这些信息数据,乍一看似乎只是用于正常的商业经营活动,并无特别之处。但一旦这些数据被不法分子窃取,就极有可能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或个别心怀不轨之人实施窃密渗透、技术攻击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突破口,给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带来严重威胁。

此外,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自动贩卖机,也为人们的购物提供了极大便利。消费者只需通过扫码、“刷脸”等简单方式,就能即刻购买到所需商品,真正做到了即买即取、操作简便。

然而,这类看似普通的设备却暗藏玄机。它们通常配备了录音录像、生物识别模块,还搭载了动态人脸识别、红外成像等先进技术,能够轻易采集周边往来人员的面部特征以及使用者的虹膜纹路等生物识别信息。

更令人担忧的是,个别设备在开启刷脸功能获取人脸数据后,还会进一步要求用户提供手机号、性别、出生年月等个人隐私信息。倘若其后台连接的信息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就极有可能被攻击者趁虚而入,从而引发严重的数据泄露风险,给用户带来难以预估的损失。

电子消费场域的隐形监控:自动贩卖机可能成为生物信息“捕手”(图1)

本文转载于快科技,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本站只做信息存储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trustany.com/post/13406.html

标签: [db:tags]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百家号

博易网网站简介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博易网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博易网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文章和数据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备案号:沪ICP备2022023686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