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24时,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开启,这也是国庆节放假前的最后一次油价调整。多家机构预测及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告显示,本轮调价因幅度未达标准线而搁浅,意味着居民国庆假期驾车出行及物流运输的燃油成本将维持不变。专家分析,国际油价震荡、供需矛盾加剧等因素导致调价“红线”未触及,而下一轮调整或面临下调压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一、国庆前油价调整搁浅,假期用油成本“零波动”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自2025年9月9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波动幅度有限。经测算,9月23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上一周期相比变化不足50元/吨,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累加或冲抵。这也标志着2025年国内油价调整将呈现“六涨七跌六搁浅”的格局。
隆众资讯分析师刘炳娟表示:“本周期内,欧佩克+决定10月继续增产,叠加美国石油库存增加,市场对供应过剩预期升温,国际油价上涨乏力。但中东地缘冲突加剧阶段性推高了油价,整体呈现震荡走势,国内参考变化率虽转正但仍处低位。”金联创与卓创资讯的测算均显示,本轮汽柴油上调幅度在25-30元/吨,远低于50元/吨的调价门槛。
二、国庆出行无忧,物流运输成本维持现状
此次调价搁浅对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假期形成利好。据测算,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车为例,若按当前价格加满92号汽油,相比今年7月油价高点可节省约7.5元。物流行业同样受益,长途运输成本未因油价波动增加。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预计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达5000万辆次,燃油成本稳定将缓解出行压力。车主王先生表示:“假期计划自驾回乡,油价不变能省下一笔路费,提前规划行程更安心。”
三、供需博弈加剧,10月油价或承压下调
展望后市,专家普遍认为国际油价面临多重利空因素。刘炳娟指出:“供应端,OPEC+新增165万桶/日的产计划将持续至明年,叠加美国炼厂秋季检修需求减弱;需求端,全球经济疲软拖累石油消费,美国经济数据疲软加剧市场担忧。”高青翠补充称:“地缘冲突虽提供短期支撑,但缺乏持续性,预计国际油价短期震荡偏弱。”
百川盈孚等机构预测,下一轮调价窗口(10月13日24时)开启时,国内油价下调概率较大。若全球供需矛盾进一步显现,消费者或迎来年内第七次油价下跌。
四、年内油价调整回顾:涨跌互抵后仍处下降通道
据统计,2025年至今国内成品油已历经18轮调整,呈现“六涨七跌五搁浅”的格局。涨跌互抵后,汽、柴油价格每吨较年初分别下降405元、390元,整体处于下降通道。尽管年内多次搁浅,但消费者实际油费支出较去年有所减少,为经济复苏提供一定支撑。
结语:油价稳中有降,假期出行更从容
国庆前最后一次油价调整的搁浅,为假期出行提供了成本确定性。专家提醒,车主可关注后续国际油价走势,合理规划加油时间。同时,随着全球能源市场博弈加剧,国内油价或延续震荡调整态势,消费者有望迎来更多降价窗口。
(来源:国家发改委、隆众资讯、卓创资讯)
以上内容包含AI创作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trustany.com/post/1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