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易网,更全更新的互联网资讯分享!

中国科学家研发“神经蠕虫”:如头发丝般纤细 可在颅内游走

时间:2025-09-18 23:11人气:编辑:思思来源:

9月18日消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宣布,他们联合东华大学的科研团队,历经5年协同攻关,成功研发出名为 “神经蠕虫”(NeuroWorm)的新型神经纤维电极。

这款直径仅196微米、堪比头发丝的设备,可在外部磁场引导下在颅内灵活游走,相关成果于9月17日发表于《自然》期刊,标志着脑机接口技术迈入动态时代。

传统植入式电极植入后位置固定,采集范围受限,还易因免疫反应失效。而“神经蠕虫”的诞生打破了这一局限。

研究团队受蚯蚓运动启发,将超薄柔性薄膜上的二维电极阵列卷曲成纤维状,沿轴向集成60个独立信号采集通道 —— 相当于在头发丝上雕刻出数十条互不干扰的 “感知线路”。

中国科学家研发“神经蠕虫”:如头发丝般纤细 可在颅内游走(图1)
放大镜视野下的60通道神经纤维电极

其核心突破在于“可驱动性”:电极头部嵌入微型磁控单元,结合高精度磁控系统与实时影像追踪,能在脑组织等软组织中自主转向、精准抵达目标区域。

实验中,它已实现兔子颅内的灵活游走,可按需切换监测目标,稳定捕捉高质量神经信号。

中国科学家研发“神经蠕虫”:如头发丝般纤细 可在颅内游走(图2)
神经蠕虫的设计、制造策略和演示

这款设备还展现出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在大鼠腿部肌肉植入实验中,它稳定工作超43周,无明显细胞凋亡反应。

这项技术不仅推动脑机接口向主动智能探测升级,更在康复辅助、外骨骼控制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

本文转载于快科技,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本站只做信息存储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trustany.com/post/10771.html

标签: [db:tags]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百家号

博易网网站简介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博易网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博易网 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文章和数据均来自互联网,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备案号:沪ICP备2022023686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