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超强台风“桦加沙”步步逼近广东沿海,多地启动防风应急响应。在惠州、汕尾、深圳等地的餐饮街区,一幕独特的防风景象引发关注:数十家餐厅门前整齐排列着重型卡车,如钢铁城墙般筑起“防风屏障”。店主们以创新举措应对台风,通过租用重卡抵御狂风,这一“硬核”操作背后,是广东商户与台风多年“交锋”积累的智慧与无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删
现场直击:卡车列阵成“防风墙” 餐厅构筑“安全堡垒”
在惠州巽寮湾海滨美食街,记者看到十余辆重型卡车首尾相连,将一排海鲜餐厅严密封锁。卡车车身贴满警示标语,轮胎下堆砌沙袋,车斗内填装碎石以增重稳固。店主陈先生指着卡车队列说:“这些卡车每辆租金每天400元,12辆租了两天,花了近万元。但比起台风摧毁店面损失几十万,这点成本值得!”他透露,去年台风“苏拉”期间,隔壁店因玻璃幕墙被吹碎损失惨重,今年他提前半月便联系工程队预定卡车。
店主心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 台风季的生存之道
汕尾金町湾“海上渔民”餐馆老板林先生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他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照片:今年8月,12辆卡车环绕餐厅,成功抵御台风“苏拉”。“开业半年已花五六万租卡车防台风,但心里踏实。”他坦言,餐厅距海仅百米,玻璃外墙是最大隐患,“卡车够高够重,能挡住飞物和海浪冲击。”在深圳大鹏新区南澳月亮湾码头,海鲜批发商李女士同样采用卡车屏障,“海鲜池是玻璃钢材质,被台风杂物击中就全毁了,卡车是我们最后的防线。”
专家解读:创新防风有效 但需科学部署
广东省应急管理厅防灾减灾处负责人王磊表示,商户自发采用卡车防风是“积极尝试”,其原理类似临时挡风墙,对抵御正面风力有一定效果。但他强调:“卡车防风需注意三点:必须固定牢靠防止被掀翻,车斗加重配重防止位移,周边人员需远离避免次生风险。”气象专家崔传忠补充,卡车主要防御水平风力,对高空坠物或暴雨浸水仍需搭配沙袋、防水板等综合措施。
历史回溯:从“苏拉”到“桦加沙” 卡车防风渐成“常规操作”
去年台风“苏拉”期间,汕尾林先生的“卡车围店”视频全网刷屏,引发多地效仿。惠州巽寮湾商户协会会长张强透露,协会今年提前组织卡车租赁资源,目前沿海30余家餐厅已部署卡车屏障。“过去台风后修店至少要停半月,现在提前防御,台风一过就能开业,减少损失。”他认为,这种民间智慧正推动防灾手段升级。
政府行动:支持创新 强化安全引导
面对商户创新举措,地方政府积极回应。惠州市三防办协调工程企业优先保障卡车调度,并派员指导商户加固方案;汕尾市商务局发布《台风季商户防护指南》,将卡车防风纳入参考案例。民政部门同步提醒:“防风创新值得鼓励,但需遵守交通管制,避免占用应急通道。”
台风当前:屏障已筑 静待考验
截至发稿,台风“桦加沙”已进入南海北部,中心风力维持17级,预计24日傍晚登陆粤西。惠州、汕尾等地卡车屏障已部署完毕,商户们正加固门窗、转移物资,静待台风检验这道“钢铁防线”。林先生在朋友圈写道:“准备了三年,台风来了,希望一切平安。”
以上内容包含AI创作
本文来自于网络或用户投稿,本站仅供信息存储,阅读前请先查看【免责声明】,若本文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trustany.com/post/11314.html